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现代性的两种形态——解读齐格蒙特·鲍曼的《流动的现代性》
引用本文:郇建立.现代性的两种形态——解读齐格蒙特·鲍曼的《流动的现代性》[J].社会学研究,2006(1).
作者姓名:郇建立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社会学系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当代西方技术与现代性研究及其启示》(批准号:05CZX007)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在1999年2-3月份同贝尔哈兹(P.Beilharz)交谈时说,他倾向于把当前的社会状况描述为“轻灵的”或“流动的”现代性,以区别昔日“沉重的”或“稳固的”现代性(Beilharz,2001:319)。翌年,他出版了备受关注的《流动的现代性》,并试图通过解放、个性(individuality)、时空、工作和共同体这五个概念来理解当前的社会状况。在这本书中,鲍曼详细考察了我们从沉重的/稳固的/硬件取向的现代性向轻灵的/流动的/软件取向的现代性的转变,以及这种转变给人类状况带来的深刻变迁。总体而言,鲍曼试图通过固体和流体所具有的…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