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史记》中的“民劳”“劳民”主题及其劳动史意义
引用本文:王子今.《史记》中的“民劳”“劳民”主题及其劳动史意义[J].河北学刊,2023(4):94-102.
作者姓名:王子今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基金项目:202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研究专项(“兰台学术计划”)“中华文明起源与历史文化研究专题”委托项目“中华文化基因的渊源与演进”(20@WTC004);
摘    要:《史记》除纪史外,亦有政论,其中表达了对社会史现象“民劳”的同情,对行政史现象“劳民”的批评。相关文字,不仅载录了社会生活史和行政管理史的重要信息,也是史学史和史学思想史的重要资料。唯物史观重视“劳动”的历史意义。“劳动”的重要意义不仅表现在人类初生的历史进程中,还对漫长的文明进步,包括生产革命、科学发明、文化创新等发生重要的作用。“劳动史”或曰“劳作史”应当作为历史学研究的重要学术方向。在这样的认识基点上理解《史记》有关“民劳”“劳民”的史事记录与政治批判,是有重要的文化价值的。《史记》所见帝王“其身劳于天下之民”的主张,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 键 词:《史记》  民劳  劳民  行政史  社会生活史  劳动史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