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何以授人以渔?——就业救助制度的演变发展、短板不足及其路径优化
引用本文:王燊成.何以授人以渔?——就业救助制度的演变发展、短板不足及其路径优化[J].东岳论丛,2023(5):130-136.
作者姓名:王燊成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行为社会政策视域下社会救助对象积极就业研究”(项目编号:22CSH096)阶段性成果;
摘    要:作为一项新兴的制度设计,就业救助既将就业延展至社会救助,也将救助内嵌至劳动力市场,逐渐成为激活贫困者内生动力、盘活劳动力市场以及应对福利给付与就业参与“二律背反”的重要选择。在中国,就业救助秉承“自食其力”“不劳动者不得食”中华文化理念,经历了松散式政策措施与专项社会救助制度两大演变发展阶段,在内容上渐趋完善并形成了三种典型的救助路径。不过,现行的就业救助制度效果有限,存在两方面短板不足:一是定位的双重偏差导致独立性缺失,二是内容的粗放式设计造成供需瞄准不足。新时代,就业救助制度可以在两方面实现路径优化:一是理顺就业救助的制度定位,促进社会救助政策与劳动力市场政策的有效衔接;二是实现内容的精细化设计,促进救助需求与政策供给的精准匹配。

关 键 词:就业救助  贫困人口  社会救助  劳动力市场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