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社会发展促人口性别结构变动——基于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性别比资料的分析
引用本文:陈岱云,陈希.中国社会发展促人口性别结构变动——基于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性别比资料的分析[J].东岳论丛,2023(9):164-177+192.
作者姓名:陈岱云  陈希
作者单位:1. 济南大学政法学院;2. 山东社会科学院法学所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中国70年来人口死亡性别差异研究”(项目编号:19ARK006)阶段性成果;
摘    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逐渐实现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完成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人口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人口性别比)随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性别结构(人口性别比)在不断变动。新中国总人口从1953年人口普查的58132.9448万人,人口性别比107.57到2020年的总人口140977.8724万人,人口性别比为104.8,总人口性别比降低了2.77个百分点。而反映人口性别比受社会发展影响显著的是百岁及以上人口性别比的变动。百岁及其以上人口的性别比分别为1953年的88.63、1964年的77.15、1982年的41.79、1990年的30.34、2000年的32.55、2010年的32.69、2020年的41.95。新中国成立后的40年里,百岁及以上人口性别比随时间推移逐渐降低,降低幅度最大达65.8%。自1990年至2020年百岁人口性别比变化不大并且稳步缓升。所以人口的性别结构是自然属性基础上的社会影响的结果,受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环境所影响而表现出摇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女性人口受益更大,在新中国成立40年内就已实现使女性人口受益最大的高水平,百岁人口性...

关 键 词:人口性别结构  性别比  社会发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