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戏剧的生产机制与剧作家的主体性调适——以1949-1966年为中心
作者姓名:申燕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当代戏剧会演的文献整理与研究(1949-1966)”(20BZW17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抗战大后方文学史料数据库建设研究”(16ZDA191)阶段性成果。
摘    要:[提要]既往对1949-1966年的中国当代戏剧的研究,大多侧重从审美层面,考察这一时段戏剧在审美性上的得失。而极少有研究者能够超越于戏剧文本之上,反观剧作家的创作行为,从中发掘戏剧的生产机制和剧作家的主体性调适之间的博弈。尤其是在1949-1966年的过渡时期,新的国家的成立,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文艺生产机制,这种博弈就尤其突出。因此,本文以1949-1966年间,主流创作标准和剧作家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为中心,一方面考察作家主体创作精神与外在创作机制之间相互影响的具体表现,另一方面考察他们与当代中国急剧转型的时代之关系,以此来认识当代中国社会所经历的文化转型和思想改造的复杂过程,进而探究知识阶层在过渡时期的角色变化和自我调适。

关 键 词:[关键词]话剧生产机制  主体性调适  十七年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