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汉语现代语言学理论体系的最初构建——日本《现代中国语学》(1908)的意义
引用本文:李无未,李逊.汉语现代语言学理论体系的最初构建——日本《现代中国语学》(1908)的意义[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60-70.
作者姓名:李无未  李逊
作者单位:;1.厦门大学中文系
摘    要:后藤朝太郎《现代中国语学》(1908),是日本乃至于世界范围内最早系统建构现代汉语现代语言学理论的著作。它从对重实用、轻理论倾向不满开始,认为只有系统建构汉语现代语言学理论体系,才能使汉语研究真正进入到一个科学的境地。"序论"对汉语特质、汉文字和汉语的关系,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汉语现状加以讨论。"本论"是核心部分,对汉语标准语、北京官话音韵、北京官话文法、口语和文体语比较、汉语方言分布及特点等进行论述。"结论"论述了现代中国语的发展趋势,以及对汉语进行历史观察的必要性等问题。重新认识《现代中国语学》在汉语语言学史上的学术价值,评估它在世界范围内的汉语语言学史研究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对今天建立科学的现代汉语语言学理论具有重要的启示。

关 键 词:《现代中国语学》(1908)  日本  清代汉语现代语言学理论  汉语语言学史

The Initial Construction of Modern Chinese Linguistic Theory:the Significance of the Japanese Monograph Modern Chinese Linguistics(1908)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