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留置权制度的历史发展——罗马法、意大利法与中国法之比较
引用本文:马西米利亚诺·文奇.论留置权制度的历史发展——罗马法、意大利法与中国法之比较[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
作者姓名:马西米利亚诺·文奇
作者单位:卡西诺大学法学院,意大利卡西诺
摘    要:中国2007年颁布的《物权法》将留置权置于第四编“担保物权”之下,继“抵押权”、“质权”之后设专章加以规定.留置权在罗马法中虽经历了从程序性制度到实体法制度的发展,但始终未曾被赋予对债的“物的担保”的性质.《意大利民法典》采用优先权性质的留置权制度,中国《物权法》采用的则是担保物权性质的留置权制度.前者产生于交易快捷性和安全性的需要,威慑相对人履行义务,其通过司法程序执行仅是偶然;后者具有迟延抗辩和物的担保的双重功能,在不履行时允许权利人从留置物获得满足.但《物权法》把债务人迟延设为行使留置权的条件,其有关条文在执行主体和债权人延迟“接受”的效果上令人疑惑,进而使留置权失去了其应有的威慑功能.可行的解决办法是取消留置权的担保物权性质,重构该制度内部的有机性.

关 键 词:留置权  罗马法  意大利法  《物权法》  担保物权  优先权

On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Institution of Retention:A Comparative Study of Roman Law, Italian Law and Chinese Law
Massimiliano Vinci.On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Institution of Retention:A Comparative Study of Roman Law, Italian Law and Chinese Law[J].Journal of Xiamen University(A Quarterly for Studies in Arts & Social Sciences),2013(2).
Authors:Massimiliano Vinci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