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国公民道德文明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在精神层面的主要标识,也是文化强国的集中体现。21世纪之初“公民道德”话语体系的提出,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以人民为中心价值信仰的积极适应,由此我国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公民道德建设战略工程,积累了丰富的建设经验,并在20个字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基础上,又进一步凝练出更为基本的核心价值观层面上的8个字的公民道德行为准则。公民道德主体的全员性和公民道德建设过程的复杂性等,决定了公民道德建设必然是漫长的工程化推进过程。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基础,建构公民道德建设的理论框架,以此解决公民道德无学科归属的尴尬境况。同时,要在以下难点问题上予以彻底而科学的理论回答:在利益多元化和价值信仰多样化背景下公民道德共识何以可能;公民道德需要的功利动机与超功利动机能否统一,道德需要又是如何实现由功利向超功利递进跃升的;善恶因果律在公民道德生活中是否在发挥着基本的规范作用,以及如何有效地发挥其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