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人工智能的再审视
作者单位:;1.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摘    要:人工智能从产生到现在仅有60多年,但因其产生的社会巨变却越发深刻。人工智能逐渐从生产领域走向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科技进步的标志之一,并正在引导和改变着人类的生存、生产、生活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解决时代问题的科学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等的发展使人的存在方式发生巨大变革,但也不乏人工智能威胁论、技术决定论,以及关于人工智能是否具有人的自我意识与主体性的争论,等等。因此,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有责任、有能力去解答这些争论。当人工智能技术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人工智能机器人就不再是一个机械工具,而是一种具有拟人化能力的智能人。智能时代人机关系发生的深刻变化最终带给人类的是"奴役"还是"共存"?关于这个问题,应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对人的实践、自由、本质、价值、发展方面的影响,以人学视角把握当代人机关系,思考当代人工智能对人的现实意义,构建未来人工智能新思路。

关 键 词:马克思主义人学  人工智能  人机关系  哲学审视

Philosophical Re-examin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ist Humanistic Thought
Abstract:
Keywords: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