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主体间性交往论的想象方式——基于杨春时的现代性美学论述
引用本文:王伟.主体间性交往论的想象方式——基于杨春时的现代性美学论述[J].兰州学刊,2012(8):36-41.
作者姓名:王伟
作者单位: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福建泉州,362000
基金项目: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后期伽达默尔诠释学美学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西方戏剧的东方知识资源研究”中期成果
摘    要:在现代性的时代语境中,接受美学透视人类交往的存在方式,对审美交往作出本体论的规定,最终揭橥"交往作为解释的世界"的主体间性之维。胡塞尔之知识论意义上的主体间性,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的存在论解释学意义上的主体间性,哈贝马斯等人的社会学主体间性理论是接受美学交往理念的始基。接受美学所开创的主体间性审美交往论,既有柏拉图辩证法思想的新发展,也受到马丁.布伯的主体间性对话关系本体论的深刻影响,是在超越自然主义与信念主义之基础上,对现代性情境所作出的解释学向度上的审美回应。

关 键 词:主体间性  审美交往  解释学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