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汉唐“白虹贯日”解释范式之转变及其文化记忆
引用本文:张月.汉唐“白虹贯日”解释范式之转变及其文化记忆[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99-108.
作者姓名:张月
摘    要:“白虹贯日”的解读几经范式演变。先民记录白虹贯日为自然天象,到战国时期视其为政治禁忌,汉代从伦理角度进行比附、影射,六朝时期因社会动荡而将其比附为政治兵象,再到唐朝对其进行诗性阐释。从先秦到唐,“白虹贯日”解读范式的转变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记忆与文学特征,其间它也逐渐与广泛流传的荆轲刺秦王故事相联系,呈现出不同的文化解读。在唐代诗人笔下,荆轲刺秦王、白虹贯日在精诚、复仇和壮志豪情等方面成为盛唐气象、“少年精神”的象征,体现了蓬勃时代的青春力量。然而,安史之乱后,皇权政治式微,白虹贯日再度成为禁忌。

关 键 词:白虹贯日  荆轲刺秦王  少年精神  伦理比附  诗性解读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