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郭沫若的屈原研究
引用本文:王海远.郭沫若的屈原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3):100-104.
作者姓名:王海远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江苏苏州215009;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南京210093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中日楚辞研究及比较”(2011SJB750011)
摘    要:郭沫若的屈原研究是用社会学方法研究楚辞的一次比较成功的实践,具有宏阔的视野与充满实在内容的历史分析.郭沫若对于屈原否定论的批驳,对于王国维南北学派差异的新的阐述,对于屈原思想的分析与心理的描述,都具有总结性.而对于屈原所处的时代、他的思想、他的文学成就的意义,又都作了超越前人的深化的论述.虽然从“五四”文学革命的角度来体认屈原,有一定的主观化、简单化的缺点,有一些论述根据也不足,同时屈原的形象又再一次被一种新的意识与现实需要所重新塑造,但较之以前的楚辞学研究,仍然让人感到一种扑面而来的新鲜气息.

关 键 词:郭沫若  屈原  楚辞

Guo Moruo's study of Qu Yuan
WANG Haiyuan.Guo Moruo's study of Qu Yuan[J].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Social Science),2014,16(3):100-104.
Authors:WANG Haiyuan
Institution:WANG Haiyuan (1. School of Humanities,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zhou 215009, China 2. Philosophy Department,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China)
Abstract:
Keywords:Guo Moruo  Qu Yuan  Songs of Chu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