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谶纬言说与中国文学意象论的演进
引用本文:郑升.谶纬言说与中国文学意象论的演进[J].北方论丛,2018(3):50-55.
作者姓名:郑升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桂林,541001
摘    要:谶纬除过在题材、想象、虚构,以及叙事等方面影响了彼时的文学,尚在文学、美学层面“意象”的形成、演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一作用不仅表现在文学实践层面,也体现在理论思辨层面.谶纬之天文、地理、人事、祥瑞、灾异等言说及其意义解读的“象告”与“言象”之言说方式不仅依托于《易》等汉代经学在哲学性层面,也在文学观念性层面引导人们加强对“意、象、言”关系问题的探讨,使得天人感应、主客交流的内在属性及观念性、想象性辨析趋于深化和凸显,从而完成了经由《易》之意、象、言,王充首次“意象”合用,荀粲、王弼之“言不尽意”论的过渡与铺垫,直至刘勰“窥意象而运斤”为标志的审美层面“意象”论破茧而出的演进过程,并具有了类似于后来章学诚所谓“人心营构之象”的含义.梳理这一过程,有助于深入认识谶纬、意象、天人等关键词以及汉魏晋文学从现象世界、经验世界到艺术世界赖以发生的媒介、过程和特点.

关 键 词:汉魏晋  谶纬  象告  言象  意象论

The Chenwei Sentiment and the Evolution of "image"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eory
ZHENG Sheng.The Chenwei Sentiment and the Evolution of "image"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eory[J].The Northern Forum,2018(3):50-55.
Authors:ZHENG She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