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先秦道家虚、静思想及其演变
作者姓名:陈徽  路鹏飞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 哲学系,上海 200092;同济大学 哲学系,上海 200092
基金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冷门"绝学"、国别史等研究专项课题"出土简、帛文献与道家思想从先秦至汉代的衍变"
摘    要:作为道家思想的一对核心范畴,虚与静内涵相通,义相互摄。它们既贯通着道体与发用、境界与工夫,也和道家思想的其他重要范畴如自然、无为、柔弱等内涵相通,彼此间存在着互为诠释的关系。从老子、庄子到黄老道家,虚、静的意蕴及其在工夫论和政治哲学上的表现经历了深刻的思想演变。其中,由早期的工夫境界论范畴转而成为一种人君的御臣之术,是虚、静内涵发生的一次重要变化。这种转变不仅反映了先秦道家的流派分化之状,也展现了晚周之际的治术之变。

关 键 词:老子  庄子  黄老道家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