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十九世紀后期东南亚的“猪仔”华工
引用本文:蔡鸿生.十九世紀后期东南亚的“猪仔”华工[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9(4).
作者姓名:蔡鸿生
摘    要:一、“猪仔”貿易的历史背景十九世紀后期,世界資本主义开始从“自由”时代向帝国主义时代过渡。与此同时,西方殖民主义者对东南亚經济資源的掠夺,也相应地扩大和加深。荷兰政府于一八七○年在工业資产阶級的推动下,更換了对印度尼西亚殖民地的經营方式,用“糖业条例”和“土地条例”等法令代替已經施行四十年盈利九亿盾的强迫种植制度,为巨額資本輸入印度尼西亚开方便之門。因此,大种植园便在“本島”(爪哇及馬都拉)尤其是“外領”相继兴起了。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