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晚明诗学中的主体质素论述及其演生过程 ———从李贽的 “二十分识” 到公安派的尚趣重学
引用本文:杨遇青.晚明诗学中的主体质素论述及其演生过程 ———从李贽的 “二十分识” 到公安派的尚趣重学[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67-77.
作者姓名:杨遇青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文学院,西安 710127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 “钱谦益佛教因缘系年考实与综合研究” (19XZW015)
摘    要:从童心说到性灵说, 文人主体性规定发生了深刻变化。 李贽的 “才胆识” 三要素说重视写作 主体的独立识见与批判能力, 而袁中道以李贽三要素说为基础, 把袁宏道万历二十五年的唯趣说和万历二十 七年以后重学问的倾向加以整合, 归纳出了性灵主体的 “识才学胆趣” 五要素, 形成了以 “尚趣” 和 “重 学” 为特色的新论述。 “尚趣” 是袁宏道漫游吴越时从自然山水中获致的生命体验, “重学” 是其任职北京 时从宋人别集和禅学实践中生成的诗学经验。 把尚趣与重学的倾向统一起来, 赋予性灵主体以崭新意义, 这 是公安派对性灵诗学的重要拓展, 也展现了此期诗学演进的深层逻辑。

关 键 词:晚明诗学    李贽    公安派    童心说    性灵说    主体性
点击此处可从《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