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解读“有意味的形式”
作者姓名:潘繁生
作者单位:淮海工学院 中文系 江苏连云港 222005
摘    要:解读了克莱夫@贝尔著名的美学命题“有意味的形式”所包含的含义,认为凡是用来恰如其分地表现、传达或寄托艺术家主体内在生命并富于创造的形式即为“有意味的形式”.

关 键 词:“有意味的形式” 反写实 主观创造 内在真实
文章编号:1001-7038(2000)04-0045-05
修稿时间:2000-11-10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