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发现底层——1990年以来中国阶层研究的进路与转向
引用本文:魏程琳,.发现底层——1990年以来中国阶层研究的进路与转向[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2(5):39-45.
作者姓名:魏程琳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城乡社会阶层结构被打破重组,以农民、农民工、城市失业低收入群体为主的底层社会逐渐形成,但它并未自始进入社会学阶层研究的视野。随着贫富差距日益拉大,底层抗争行为日益突出,孙立平等人于1990年代末提出"社会断裂"理论,这标志着底层社会正式进入阶层研究者的视域;然而,几乎所有学者都将底层社会视为上层(精英)社会形成的必然结果,止于道德化的判断和呼吁,并且迅即告别底层转向城市(中产)阶层研究。针对学界阶层研究的理论贫瘠和经验困惑,一些学者做出了重返底层的努力,他们重提"阶级范式"、面向底层社会经验,试图从中提炼出本土化的阶层概念和分析框架,以解读和回应中国社会发展变化中的问题。?更多还原

关 键 词:底层社会    阶层研究    中产阶层    社会断裂    阶级范式    本土化    村治研究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