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王阳明“误读”朱熹格物论之重思——基于心性之理与万物之理关系的考察
引用本文:王磊.王阳明“误读”朱熹格物论之重思——基于心性之理与万物之理关系的考察[J].船山学刊,2022(5):74-84.
作者姓名:王磊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晚明西学东渐背景下的格物理论研究”(21CZX034);
摘    要:王阳明批评朱熹格物论“析‘心’与‘理’而为二”是否为误读,可谓众说纷纭。朱熹既然强调“心具众理”且“万理具足”,则即心求理应属可行,且足够穷尽世间万理,但他却要求学者一定去即物穷理,似有自相矛盾、心理为二之嫌。然而,朱熹的即物穷理实有心中性理须即物而显、万物之理乃心性所立两个隐微前提。心中性理须即物而显,故虽“心具众理”,而穷理工夫必于事物情境之中展开;万物之理乃心性所立,则虽即物穷索,而所求亦乃即物而显的心性之理。因此,朱熹强调即物穷理,同时也是彻底坚持了“心具众理”“心与理一”的原则。然而,相关前提在朱熹哲学中虽天然内具,却未充分展开,直至阳明哲学才被明确诠释出来,从而正式澄清了格物工夫中物理与心理的合一问题。抛开误读问题,朱熹哲学天然内具却未充分展开的内容,到阳明哲学则被明确诠释而大放异彩,可说阳明格物论是对朱熹格物论逻辑一贯的发展与完善。

关 键 词:朱熹  王阳明  格物论  心性之理  万物之理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