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古佛教畜犬现象之探析
引用本文:李利安,黄凯.中古佛教畜犬现象之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9(7):66-69.
作者姓名:李利安  黄凯
作者单位:;1.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2.上海大学文学院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南北朝禅学研究”(14YJC730001)阶段性成果。
摘    要:佛教畜犬现象从南北朝开始一直持续到今天。佛教畜犬既有僧人个人行为也有寺院集体行为,既是出于佛教的慈悲利生精神,也有其现实需要。犬在佛教的宗教生活中扮演着多重角色,犬的异象常常被用来反映高僧的感通能力和佛法的高深。与印度佛教相比,畜犬是中国佛教的特色之一,是佛教中国化的表现。畜犬现象反映了戒律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以及戒律的本土化问题。对畜犬行为的理解和认识,在当代佛教积极参与动物救助的时代背景下,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 键 词:中古时期  佛教  畜犬  感通  戒律

An Analysis of the Buddhist Animal Dog Phenomenon in the Middle Ages
Abstract:
Keywords: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