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曹禺建国后的戏剧创作 |
| |
作者姓名: | 倪宗武 |
| |
作者单位: | 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福建,福州,350007 |
| |
摘 要: | ![]() 曹禺是一位公认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戏剧大师,他的《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堪称我国现代戏剧的精品,将它们“列入世界文学之林而毫无逊色”。文章认为,曹禺建国之后,还是原来的曹禺。他始终倾心于艺术的追求,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矛盾冲突的建构与戏剧语言的提炼,为新中国剧坛增添了光彩。但是,曹禺又不是原来的曹禺。通览他的作品可以发现,他建国前后创作心态不一样、创作方法不一样,以致于创作效果也不一样。在总结曹禺建国后《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创作的功过得失时,要积极思考两个问题———一是知识分子定位问题,一是创作自由问题。这两个问题都直接关系着中国戏剧的成败与命运。
|
关 键 词: | 曹禺 戏剧 建国后 创作得失 |
文章编号: | 1000-8659(2001)06-0019-06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