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文化传统的“旧邦新命”——中国文化传统现当代转化的理论自觉
引用本文:王庆丰.中国文化传统的“旧邦新命”——中国文化传统现当代转化的理论自觉[J].社会科学研究,2015(5).
作者姓名:王庆丰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基金项目: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资本论》与当代社会发展道路研究”(14JJD720003);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发展道路研究”(NCET-13-0249)
摘    要:儒家将修身之道与平天下之法融会贯通,言教不言养,由此形成了中国主流文化传统的核心观念。从马克思“三形态说”的视角来看,儒家的平天下之道是传统社会自然经济或农业文明的产物,表征的是人的“依附性的存在方式”。儒家以“礼法”来平治天下,其社会目标是想建立一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安其命、尊卑有序的等级社会。而现代社会则是以“资本”为标识的市场经济或工业文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其存在论特征。中国文化传统的现当代转化从社会层面来讲就是从自然经济时代的教之道转化为市场经济时代的教之道,为对抗“物的依赖性”提供精神文化支撑,从而在对中国文化传统“抽象继承”的基础上,构建我们时代的“平天下”之道。

关 键 词:修身  平天下  市场经济  儒家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社会科学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社会科学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