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超额储蓄存款信用化的负效应及其控制
引用本文:王家福.超额储蓄存款信用化的负效应及其控制[J].学术交流,1990(3).
作者姓名:王家福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金融研究所
摘    要:储蓄存款作为信贷资金的重要来源,信用转化后,在支持国民经济建设,发展商品经济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储蓄存款信用化后,随之而来的也形成了储蓄存款的负效应。因此,根据我国的国情,我们既要大力提倡储蓄,也要避免超额储蓄带来的负效应,使储蓄存款向信用化的合理方向发展。一、储蓄存款信用化的形式与特点1、储蓄存款信用化的概念。储蓄存款信用化是指个人消费者的货币收入通过储蓄存款,然后将存款转化为信用贷款,这一过程,货币概念发生质的变化,即由消费概念转化为信用概念,进而成为生产资金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