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论语》子畏于匡章在历来的注释中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方向,一种以孔安国、马融的注为代表,视夫子为天命所在而匡人无可奈何;另一种解释以程颢为代表,认为斯文在人而死生之命在天。两种解释方向反映出截然不同的天人关系,这种分歧在今天则表现为宗教与人文理性两个方向的探索与解读。在这种持续的差异解读背后,存在着道德的形而上根据与道德自主性之间的内在矛盾。在矛盾的辨证运动中,形而上者失去了它的立法地位而隐退于具体的道德主体之后。由此,形而上者的作用和定位就得到了把握:即一种为了成就道德人格,而不断出现又隐退的过渡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