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析邓小平外交理论的基本内涵
引用本文:卫灵.析邓小平外交理论的基本内涵[J].理论与现代化,1998(3).
作者姓名:卫灵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政治教研室 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主编,北京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秘书长。
摘    要:在社会主义实践中,邓小平同志根据世界形势的重大变化和国内改革开放的需要,科学地、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外交思想,提出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外交理论。邓小平的外交理论是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和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是我国实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科学理论依据,也是邓小平倡导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精神在外交领域的具体体现。 一、反对霸权主义 反对霸权主义是毛泽东所一贯倡导的思想。80年代以后,国际形势发生变化,东西方关系逐渐由紧张走向缓和。然而,霸权主义依然存在,并以新的面目出现。“多党政治”、“人权外交”、“经济制裁”和“经济禁运”等成为霸权主义在新形势下的实施手段。对此,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关于反霸斗争的思想,并根据时代的变化和需要,把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作为我国外交的主要目标。80年代中期,他在会见外宾时指出:“中国的对外政策,主要是两句话。一句话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另一句话是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56页)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