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高中语文课中的审美教育
引用本文:苟大霞.论高中语文课中的审美教育[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作者姓名:苟大霞
作者单位:贵州省都匀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摘    要:审美意识是人类的基本欲求之一.这是自然界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所赋予人类的特征之一。“人的本性使他能够有审美的趣味和概念。”(普列汉诺夫,注:着重点为本文作者所加.下同)人的生理和心理中潜在的审美欲求是否能够变成现实性,这决定于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人所受的社会影响。普列汉诺夫在《艺术论》中指出,只有凭借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条件的帮助与促进,才能使人类的审美意识的产生和形成成为现实。李泽厚先生提出“积淀”的理论,他认为“积淀”是人的美感发生与形成的重要途径。

关 键 词:审美教育  语文课  普列汉诺夫  高中  审美意识  社会环境  进化过程  人的本性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