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也论中国现代文学文体分类形成的原因——有感于刘禾教授的《跨语际实践》
引用本文:冯宪光.也论中国现代文学文体分类形成的原因——有感于刘禾教授的《跨语际实践》[J].江西社会科学,2008(5):19-22.
作者姓名:冯宪光
摘    要:刘禾教授在<跨语际实践>中认为:<中国新文学大系>把文类形式分为小说、诗歌、戏剧和散文,是"一个自我殖民的规划".实际上,中国古代从柳宗元开始就把文章分为著作类和比兴类."五四"时期,陈独秀等人继承了这一看法,将用文字书写的文本分为文学之文和应用之文,并在此基础上,把文学之文落实为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文学四类.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在借鉴西方文学作品文体,立足革新中国文学传统的创新.欧洲文学的文体分类长期实行三分法,这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四分法根本不同.因此,刘禾教授的上述论断是值得商榷的.

关 键 词:《跨语际实践》  文体分类  四分法  新中国  现代文学  文体分类  值得商榷  根本不同  四分法  三分法  类长  欧洲  创新  文学传统  文学作品  西方  戏剧文学  应用  文本  文字书写  陈独秀  时期  五四
文章编号:1004-518X(2008)05-0019-04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