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乡村文学的殉道者——赵树理创作行为的道德意义与历史功用
引用本文:陈非.乡村文学的殉道者——赵树理创作行为的道德意义与历史功用[J].学术论坛,2008,31(11).
作者姓名:陈非
作者单位: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江苏盐城,224001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社基金项目"40年代解放区小说创作研究"
摘    要:道德关怀是赵树理小说创作的根本出发点。对他来说,小说创作首先是一种伦理行为,是一种讨论乡村生活的方式,是一个拯救乡村道德的平台,是一种试图为农民进行艺术"解困"的实践与探索。在20世纪40年代的解放区,他的道德关怀被批评家成功地转换为政治关怀。赵树理虽然因此而放弃了文学的全面继承与创造、人物形象的现代建构、文学语言应有的优美,但却肩负起比审美建构更重要的历史使命,升华出超越在审美之上的道德意义、献身精神和人格力量。

关 键 词:赵树理  乡村文学  道德意义  历史功用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