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五代史志》与典制体通史的纂修
引用本文:张峰.《五代史志》与典制体通史的纂修[J].人文杂志,2012(1):144-149.
作者姓名:张峰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历史编纂学的演进路径、优良传统和当代价值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号:09AZS001)
摘    要:在纪传体"正史"中设立书志始于《史记》,《汉书》继之,至唐修《五代史志》,更标志着"正史"书志的发展趋于成熟和完善。《五代史志》主要反映了梁、陈、北齐、北周、隋五代典章制度的演变。同时在典制的叙述中,史家提出了对历史问题与社会问题的深刻见解:客观反映历史发展的新趋势,深入探讨经济政策与朝代兴亡之关系,重视揭露封建社会刑法的残酷性。这些成就构成典制体史书向前发展的动力。史学演进至中唐时期,无论是时代环境、政治发展的需要,还是史学自身重"通"的内在要求,都呼唤典制体通史的出世。而《五代史志》的修撰实践,恰好在编纂体例、著述旨趣、史料内容等方面为杜佑纂修《通典》开辟了道路。因而可以认为,《五代史志》在历史编纂上架设了一条从"正史"书志向典制体通史过渡的桥梁。

关 键 词:《五代史志》  “正史”书志  典制体通史  《通典》  历史编纂学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