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明中期以来江南学者的“是非”之论
引用本文:王培华.明中期以来江南学者的“是非”之论[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
作者姓名:王培华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100875
摘    要:封建社会判断是非的标准主要是“上之是非”,但明中期以来江南学者提出“是非者,天下之是非,自当听之于天下”和“公其是非子学校”的主张。其主要根源是,明中期以来苏松地区赋税之重和社会变迁使他们对赋税等大是大非问题进行议论、批评,西北水利的失败和东林党人的遭到镇压,使他们认识到是非标准问题的重要,而江南学者之间也有学术交往和思想影响。其是非之论的实质是要求江南富户对国家大事的决定权;他们关心江南民生利病,或者更正确地说,是关心江南“有田者”即富民的经济利益,反对朝廷对东南的经济掠夺。

关 键 词:明中期以来  江南学者  是非问题  争论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