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喧哗与骚动》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引用本文:邵瑛.《喧哗与骚动》的结构和表现手法[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4):17-19.
作者姓名:邵瑛
作者单位:东华大学外语学院,上海,200051
摘    要:本文从结构和表现手法两方面对威廉·福克纳的名作《喧哗与骚动》作了一个尝试性的分析。福克纳生活和创作的时期正是美国南方经历深刻的历史性变革的时期 ,他的思想和作品也必然打下这一复杂的历史时期的烙印。为了能准确描写及传达出美国南方的没落和精神世界的危机 ,福克纳以看似混乱矛盾的“多角度”叙事手法 ,通过班吉、昆丁和杰生之口 ,叙述了南方一个世家的没落。并在叙事之中 ,创新运用了“意识流”和“神话模式”的表现手法来强调叙述者混沌迷乱的内心世界 ,以及叙述者所生活的外部世界的激烈的历史性变革

关 键 词:多角度  意识流  神话模式
修稿时间:2001年6月5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