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名誉侵权的"实际恶意"原则评析
引用本文:吴飞.名誉侵权的"实际恶意"原则评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2):7-11.
作者姓名:吴飞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杭州,310027
摘    要:名誉权与表达自由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紧张关系,如何协调和处理两种利益之间的矛盾冲突,一直是学界的关注点。本文分析介绍了美国现行诽谤法的最重要的原则——“实际恶意”规则以及美国法学界对于该原则的不同修正方案。本文认为,对于国家工作人员起诉侵权案,可以借鉴美国诽谤法,采取只有证明被告方面主观上出于“实际恶意”时,才追究侵权责任的原则。在涉及国家官员和社会名流的案件中,对于个人的名誉的保护虽然重要,但一旦与新闻自由有矛盾时,本文认为保护表达自由的价值更为重要。

关 键 词:实际恶意  名誉权  公众人物  利益平衡
文章编号:1672-8580(2007)02-0007-05
修稿时间:2007年2月28日

Comments on the Principle "Actual Malice" of Reputation Infringement
WU Fei.Comments on the Principle "Actual Malice" of Reputation Infringement[J].Journal of Sichuau University of Science & Engineering: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07,22(2):7-11.
Authors:WU Fei
Abstract:
Keywords:actual malice  right of reputation  public figures  balance of benefit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