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民族民间文学与精神文明建设
引用本文:严小丁.论民族民间文学与精神文明建设[J].广西社会科学,1996(3).
作者姓名:严小丁
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学院
摘    要:精神文明是人类智慧、道德状况的综合反映.要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就要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上层建筑之一的民族民间文学,与提高中华民族这两种素质有密切的关系,它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民族民间文学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一种生动形象的内容,它带有不同风习的民族色彩,反映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宣扬各族人民的传统美德,它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给人以具体形象的教育.其次,它以情感人,调动人的各种心理功能,陶冶人的性情,使人们在听故事和唱山歌中受到感染.再次,它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生动的语言,奇妙的幻想,丰富的比喻,朴素明快的风格,壮健有力的格调,合乎我国劳动人民的审美习惯和欣赏心理的要求.它是人民进行自我教育最方便、最普及的口头教科书.民族民间文学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提供丰富的材料.它真实、全面地反映人民的生活状况,直接.深切地表现了人民的思想感情,它记载着人民自己的历史,总结了劳动斗争的丰富经验,是人民大众的“百科全书”.它是研究历史最真实、最可贵的第一手材料,高尔基曾中肯地说:“如果不知道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那就不可能知道劳动人民的真历史.”(高尔基《苏联的文学》)许多民族寓言、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