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社区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引用本文:梁子浪.社区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3-17.
作者姓名:梁子浪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
基金项目:中国残联重点课题“中国残疾人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2012);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青年专项课题“社区康复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社区康复模式的提出,与ICF理念的发展有着同样的社会背景,即对残疾人的帮助不应仅限于使其机体得到一定程度的康复,而是要通过改变不公平的外界环境,使残疾人能够回归社会,与普通人同等享受各类生活权利。我国社区康复事业的发展,目前较多注重医疗康复的社区化,这种理解上的误区,与中西方不同的思想进程及社会架构有关。随着与国际间差距的日益缩小,国内的社区康复必将渐近于西方。在当前发展阶段,国内开设社区康复专业的高校,应立足于培养合格的社区康复技术师。

关 键 词:社区康复  人才培养  ICF  误区  实践性教学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