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存在与时间》之后的解释学
引用本文:约翰·D.卡普托,曾誉铭.《存在与时间》之后的解释学[J].江海学刊,2009(1).
作者姓名:约翰·D.卡普托  曾誉铭
作者单位:美国锡拉丘兹大学
摘    要:<存在与时间>之后,解释学沿着三条道路前行.后期海德格尔为探索性批判提出"视域"与"前-结构"等概念,这导致他自己的著作不再是解释学;而无视海德格尔自身这种发展的伽达默尔运用了<存在与时间>的基本观点:前理解、解释学循环、现象学视域理论并使之成为"哲学解释学"的基础;德里达则激进地挖掘海德格尔的解构面,批判与拆解环节,并且用它来反对他称之为"在场形而上学"的东西,在其中他包括解释学本身及意义与真理的形而上学.

关 键 词:《存在与时间》  解释学  重演  回返  解构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