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倭寇记忆与中国海权观念的演进——从《筹海图编》到《洋防辑要》的考察
引用本文:李恭忠,李霞.倭寇记忆与中国海权观念的演进——从《筹海图编》到《洋防辑要》的考察[J].江海学刊,2007(3).
作者姓名:李恭忠  李霞
作者单位:1. 南京大学历史学系
2. 江苏省行政学院
基金项目:住友财团日本关连研究基金
摘    要:明代的“倭患”经历,留下了持续的“倭寇”记忆,对明清时期的海权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从明嘉靖年间郑若曾的《筹海图编》,到鸦片战争前夕严如煜的《洋防辑要》,自明中后期又以迄清中期的海防论述多以“倭/寇”为假想敌,以“备倭/防寇”为基本着眼点。这些海防论著表达了一种“眼光向后”的海权观念:多以数百年前的历史经验为准绳,而不是密切关注变化中的现实形势;多以陆权为中心,目标在于如何“防”海,而不是如何经略海洋。结果,16~18世纪,中国政权的海上关注焦点一直放在东亚秩序圈内的传统挑战者(“倭/寇”)身上,却忽略了正在膨胀的欧洲商业殖民主义的挑战。对手意识的错位,埋下了中国在近代中西海权竞争中失败的深刻缘由。

关 键 词:倭寇  历史记忆  海权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