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青海“少年”悲情意识的产生与消解
引用本文:杨生顺.青海“少年”悲情意识的产生与消解[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40-142.
作者姓名:杨生顺
作者单位:青海广播电视大学,青海西宁810008
摘    要:青海民歌"少年"产生于明代移民实边时期,"少年"自产生之日起就奠定了其悲情基调。而封建专制、军阀统治和封建礼教,又不断赋予"少年"厚重的悲剧意识。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民众政治地位的提高、经济的发展、思想观念的革新,以及"少年"创作活动的开放性、多元化,使"少年"的悲情意识逐渐消解。

关 键 词:“少年”  悲情意识  民歌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