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儒家乐文化探微
引用本文:平飞.儒家乐文化探微[J].天府新论,2012(4):118-122.
作者姓名:平飞
作者单位:南昌航空大学 江西南昌 330063
摘    要:乐文化在儒家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儒家创始人孔子阐发了"乐"的艺术性、道德性与政治性,探讨了礼乐关系以及乐的政治教化功能,奠定了儒家乐文化的"乐治"基调。荀子对"乐"进行了专门讨论和阐发,分析了乐的人性根源、精神价值、道德内涵、政治象征、和同功能以及正乐的必要性,进一步确认了儒家乐文化的"乐治"性质。汉代诸儒着力突出了乐"与政通"的"治世"功能,乐"通伦理"的"内修"功能,乐处理多种关系的"和同"功能,乐的"尊卑等级"礼教功能,最终使儒家"乐治"彻底定型,成为乐文化的最大特色。总之,儒家的乐文化与其说是讨论艺术性的音乐,不如说是讨论政治性的乐治、伦理性的乐治、社会性的乐治与等级性的乐治。

关 键 词:儒家  乐文化  乐治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天府新论》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天府新论》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