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阐释的环形模式——论美国意象主义的中国问题 |
| |
作者姓名: | 李庆本 欧丽萍 |
| |
作者单位: | 1. 杭州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院;2.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
| |
基金项目: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项目“艺术美学领域跨文化阐释的空间性问题”(项目号:19BA009);;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外语科研联合项目“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当代儿童文学英译及海外传播研究”(项目号:22WLH31)的阶段性成果; |
| |
摘 要: | 美国现代派诗歌始于1910年前后埃兹拉·庞德领导的意象主义运动。受中国传统艺术和诗学的影响,意象主义诗歌强调意象的纯粹组合,以反对当时僵化的维多利亚诗风。饶有意味的是,源于中国传统的意象主义理论,却在20世纪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被胡适用来作为反对中国旧文学的理论武器。美国意象主义的中国问题,不仅与古代中国相连,也与现代中国相连,构成从中国古代到西方再回到现代中国的空间性环形模式。该模式旨在表明,外来因素对美国意象主义和中国白话诗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外来影响只有在尊重各自民族文化内部需求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跨文化阐释的空间性环形模式展示了中国传统诗学的现代转换,而非现代断裂。
|
关 键 词: | 庞德 胡适 李白 环形模式 跨文化阐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