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脆弱性理论的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测度分析——来自CFPS的经验证据
引用本文:孙伯驰,吕光明.基于脆弱性理论的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测度分析——来自CFPS的经验证据[J].统计研究,2023(11):3-16.
作者姓名:孙伯驰  吕光明
作者单位:1. 天津师范大学经济学院;2. 北京师范大学统计学院和国民核算研究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发展阶段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统计测度与扩大策略研究”(21CTJ025);
摘    要:现有对中等收入群体的界定研究存在缺乏理论基础、操作相对机械、结果不够精准等不足。为此,本文基于脆弱性理论将中等收入群体定义为经济收入较高且足够稳定的非脆弱群体,然后依托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运用脆弱性估计法和核密度估计法确定中等收入群体脆弱性水平的上下限标准,进而估算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最后剖析家庭进入和退出中等收入群体的微观驱动因素并研判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演变趋势。结果发现,第一,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界定标准可以设定为1%和10%的脆弱性水平所对应的家庭人均持久性收入,2014年和2016年对应的比重分别为29.82%和32.71%,而且城乡和地区分布差异较为明显,城镇和东部地区趋于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第二,人力资本、职业特征、家庭负担、收入结构是驱动家庭进入到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因素;要达到2035年“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对应的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要求,2016—2035年中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的人均持久性收入增长率至少应达到3%和5%。

关 键 词:中等收入群体比重  脆弱性  界定标准  驱动因素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