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释“肜”
作者姓名:王芸孙
摘    要:“肜”字音“融(róng)”,读阳平声。一边从“月”,表示是兽肉;另一边从三撇,表示加有彩色装饰。总起来看,指的是加过彩饰的祭肉。一直到全国解放前,我国民间春节所用的祭肉,尚有加上红纸剪花的习惯,可见此风由来已久。古代祭祀宗庙时将这种祭肉装在鼎中陈列于祭台。商代有次祭祀时,有野鸡飞上鼎耳鸣叫,当时人解释为将有远方国度前来朝贺,见于《尚书·高宗彤日》,就是“雉雊于鼎”的典故。后人作诗文时,如需用末字仄声的词句,就用“雉雊于鼎”;如需用末字平声的词句,就用“雉登肜”,倒是平仄咸宜.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