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鲁迅与中国近代个体的“产生”——基于《狂人日记》的再考察
引用本文:李玉明,魏健飞.鲁迅与中国近代个体的“产生”——基于《狂人日记》的再考察[J].东岳论丛,2022(10):35-48+191.
作者姓名:李玉明  魏健飞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文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鲁迅与中国近代个体的‘产生’”(项目编号:15BZW13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五四新文化最响亮的口号是“个性解放”,也因此,在叙事上“五四”被一般地定性为“人的发现”。这几乎是不证自明的。然而,“人的发现”其具体内涵是什么?这个“人”又是如何“产生”的?这些重大的具有整体性特征的问题尚待辨明。通过考察《狂人日记》等文本,我们发现,这部被誉为中国新文化和新文学的“奠基”之作,其主题并非“礼教吃人”这种简约化概括所能包纳,而且所谓“吃人”,其真正的内涵是“非人”或“非人的状态”。小说主人公狂人正是在一种“罪感”的驱迫之下,在正视自身的(人的)“非人的状态”中获得了人的自觉,并由此产生了真正的“人的观念”。这就是《狂人日记》的内核及其独特价值。这是五四时期真正的“人”的呐喊。所以,所谓“奠基”者是指,五四新文化就建基于这一“个体”/“人”之上,它是作为中国新文化的基础性和根底性意识而被鲁迅天才地把握到的,并第一次掘发出来的。

关 键 词:鲁迅  《狂人日记》  “非人”  “罪的自觉”  “现实”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