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语言角度去研究“文革”文学
引用本文:杨匡汉.从语言角度去研究“文革”文学[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1).
作者姓名:杨匡汉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摘    要:对于那个疯狂的、丧失理性和良知的年代,我们的民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每一个过来人难以抹去惨痛的记忆.在那个年代里,社会因黑白是非的颠倒而失去正常前进的秩序.不能说没有“文学”.但作为地表的、主导地位的,则是充斥着“假、大、空”的欺骗和谎言.那些谎言又往往穿上“真实”而实则是愚忠的外衣.回望六、七十年代之交的文学、剖析“文革”文学的历史借鉴,宜从多层面、多视角去研究、去重读,如社会生活角度、意识形态角度、人文角度、病态的人物形象及性格心理角度……等等.这里,我愿意提出,是否还可以从语言的角度去研究“文革”生活与“文革”文学?这是因为,语言毕竟是人与世界的根本纽带.人们总是依据其语言形式去接受世界和把握世界,语言成为人们感知、体认、理解主客体的实在方式.还因为,语言不仅是思维的直接现实,是表达的必要工具,它本身就是思维的一部分,故也是人的一部分.语言与人之间的不可分离性,语言作为人的活动的客观实践性,决定了我们总是通过一定的语言样式表达着相应的意义和特定的文化形态.“文革”作为特定的、负面的文化形态,表现在日常语言、传媒语言以至文学语言上,其质态值得玩味.我们不妨举几个例证.1968年11月21日《光明日报》报道某地一个86户的山村,如何经过“文革”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