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十七年文学的忧患意识
引用本文:张锦.论十七年文学的忧患意识[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6):67-71.
作者姓名:张锦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中文系,浙江,杭州,310028
摘    要:从中国远古神话产生起,中国文学中就流贯着一种深沉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在儒家学说中得以发扬光大并在现代文学中演变为“感时忧国”精神。十七年文学中忧患意识并没有断流而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继承和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十七年小说对古老中国民众所遭受的重重苦难继续作了一定程度的书写与表达;二是十七年作家在以文学作品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建设、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问题上表现出了高度的自觉性;三是十七年文学作品对现实生活仍保持某种关注与反思。

关 键 词:十七年  忧患意识  感时忧国
文章编号:1671-6973(2006)06-0067-05
修稿时间:2006年6月1日

Sense of Urgency among Seventeen Years' Literature
ZHANG Jin.Sense of Urgency among Seventeen Years'''' Literature[J].Journal of Southern Yangtze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06,5(6):67-71.
Authors:ZHANG Jin
Abstract:
Keywords:seventeen years  sense of urgency  Obsession with China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