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谁在诗歌中说话?
引用本文:耿占春.谁在诗歌中说话?[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
作者姓名:耿占春
作者单位:郑州 450003
摘    要:在80年代,任何一种偏离陈旧的意识形态话语的诗歌写作倾向,都受到时代的鼓励:它们毕竟开辟了另一种新的想象空间。 谁在诗歌中说话?在诗歌的众多言说主体中,其中也不乏幻想的角色:上帝、诸神、历史、种族或人类、物自体、语言自身、诗歌之王或另一自我、一个男人或一个女人的欲望、无意识……共同出场。 90年代的诗歌创作发生了人所共知的变化。各种幻象式的文化身份在这个时代也在诗歌中失效。如今的诗人,如同整个人文知识界的状况一样,失掉了预言的魔力,失去了启示作用,失去了释放、传达一种有效信息的能力。诗人这一次真实地体味到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这里远非作为一种制度而是作为一种市场意识形态)是抵制诗的那种处境。这是第二次。第一次是我们在思想中经历的,这也是“发达资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