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孔孟儒学核心“仁”义探源
引用本文:寇占民.孔孟儒学核心“仁”义探源[J].河南社会科学,2022(9):89-95.
作者姓名:寇占民
作者单位:河池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基金项目: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主题分类视域下殷周金文动词的整理与研究”(20XJA740003);
摘    要:汉字作为世界上唯一一种创造以来一直使用的书写符号,既是中华文化传承的载体,自身的表意性又保存了汉民族的许多历史与文化信息。可以说,汉字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更是早已成为解读历史文献的津梁和探索华夏文明的活化石。战国楚简中“仁”写作“■”“■”“■”,通过对这些字体结构的解析,证明了“仁”的核心要素就是“爱”,意义范畴就是“人”。以此为根基,孔子开创了以“仁”为核心的人学思想,建构起“爱人及物”的儒学体系,为人类的自身发展确立了完美的人格标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精神。利用出土文字材料对孔孟儒学中的核心“仁”的构形理据及其形义演变进行梳理,从文字发生学的角度来探究先秦儒家仁学思想的核心内涵、理论建构和价值取向。

关 键 词:孔子  儒学    价值取向  文化自信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