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语言符号建构
引用本文:贾海霞,毕青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语言符号建构[J].民族学刊,2022,13(10):24-30, 131.
作者姓名:贾海霞  毕青青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研究院);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基金项目: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项目“层次与演变:成都话文白异读及其时空变异研究”(SC22B023)、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高水平科研平台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西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建设专项资助项目——共同体意识培育中的语言表现:汉藏羌彝语言互动关系及变异机制研究(2022zhmzgtt02)
摘    要:本文从静态的文献材料,剖析汉语文与民族语文的互动关系,考察语言符号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因。然后从动态视角,结合语言使用者(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的社会属性,分析不同阶段、不同维度、不同场域的共同体意识话语建构,认为:语言符号是政治话语的容器与载体,政治语言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语域;语言认同是情感认同的前提,是身份构建的必要条件;语言实践促使全体成员不断学习、实践、认同,是建构共同体成员身份的重要路径;语言景观为共同体成员提供持续不断阅读、评论和交流的机会,从而获得传播的活力,融入自然语言,进入社会生活,形成信念和价值观,以调整自己的行为,成功构建空间话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建构既要充分重视语言符号的工具性,又要关注语言使用者的能动性,多维度、有针对性地发挥语言符号的认同、实践及建构功能。

关 键 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话语体系  语言符号

Construction of Language Symbols to Forge a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Jia Haixi,Bi Qingqing.Construction of Language Symbols to Forge a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J].JOURNAL OF ETHNOLOGY,2022,13(10):24-30, 131.
Authors:Jia Haixi  Bi Qingqing
Institution: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
Abstract:
Keywords:a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discourse system  language symbols
点击此处可从《民族学刊》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民族学刊》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