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感物:中国古代抒情理论的项链和枷锁
引用本文:许宏香.感物:中国古代抒情理论的项链和枷锁[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4):83-86.
作者姓名:许宏香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摘    要:抒情是诗学研究的重要范畴,中国古代抒情理论的发掘和整理需要新眼光和新思路的介入。以感物统摄古代抒情理论指涉的抒情起始阶段,其实质是心物关系的一种表达,推崇顺物之自然,感物的对象包括自然现象和社会事物,并偏重前者,结合论述感物的相关理论资料,指出感物在理论上的强调直接影响到中国古代抒情作品的风貌,即注重自然而然的抒情效果,排斥反思性的抒情,作品自然天成的同时,也缺乏内在情感的张力和层次。并以感物牵引出赋比兴等关联概念的分析,初步探讨感物抒情传统的文化学成因。

关 键 词:感物  抒情  张力
文章编号:1672-0040(2004)04-0083-04
修稿时间:2004年1月7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