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先秦“小人儒”审视
引用本文:孙君恒.先秦“小人儒”审视[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5):558-564.
作者姓名:孙君恒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6BKS11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3BZX073).
摘    要:“小人儒”是与“君子儒”相对的概念。儒的阶层中有“小人儒”,他们忽视仁义原则,仅仅注重个人的实际利益,满足口腹之乐,强调衣冠外表,子夏、子张、子游就是突出的代表。孔子界定小人儒有六点依据:注重外在事务,忽视内在修养;深入微观,宏观把握不够;注重功利需要,轻视或者忽视道义主张;对儒家实质认识和行为上有偏差;没有实行好“中庸之道”;加剧儒家分化,使道家、墨家、法家发展。俗儒、贱儒、假冒儒、衣冠儒、士君子就是历史上比较常见的小人儒。

关 键 词:小人儒  子夏  子张  子游  君子儒  孔子  先秦
收稿时间:2017/6/4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