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清小说《绿野仙踪》中辞赋的形态、艺术效果及其成因
引用本文:丁涵.清小说《绿野仙踪》中辞赋的形态、艺术效果及其成因[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95-101.
作者姓名:丁涵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文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杂传叙录、整理与研究”(20&ZD267);
摘    要:李百川的《绿野仙踪》体现了明清小说“文备众体”的特色。但相较分布于这部小说文本的固定位置且发挥固定作用的诗、词、曲等其他韵文体裁,其中辞赋的呈现相对更为形态多样、手段灵活。藉由引用、改写、自创的途径,出现在十个章回中的逾三十条有关赋作、赋论、赋选资料,共同形成了一套显示俗中见雅、寓庄于谐的鲜明审美特征的辞赋话语。《绿野仙踪》的辞赋融入在文学史上颇具典型意义,当时的尊赋观念、考赋制度和赋学状况是前提和背景,而人物形象塑造、情节结构安排、叙事技法运用的需要则是内部驱动力。通过此小说文本中的辞赋形态、艺术效果与成因的发掘,不仅折射出其时的辞赋接受和创作的历史文化语境,更能有助于深化小说的文本解读,从而为明清小说中文体互参的理论总结提供借鉴。

关 键 词:《绿野仙踪》  辞赋话语  小说文体  清代小说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